-
由于微电网地理范围较小,小的电能质量扰动会迅速在微电网内扩散,甚至演变为稳定性问题。因此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对微电网的经济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随着微电网研究的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G)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DG的发电质量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1-2]。提高DG自身的发电质量,降低由源头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是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途径。光伏发电无污染、无噪音、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DG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7]。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光伏电池板及控制器组成。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常采用基于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技术的最大功率输出控制,使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光照和温度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也随之变化,若MPPT控制不能及时准确的跟踪最大功率点,可能会使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振荡,进一步加剧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波动,增大系统谐波含量,影响电能质量。因此设计性能良好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质量,可有效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本文针对常规变步长扰动算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的MPPT改进算法,结合一种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简单微电网结构,分别针对光照强度大幅度变化及随机波动两种情况下,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了交流母线电压的偏差、三相不平衡、总谐波畸变率以及系统频率等电能质量指标,结果显示改进MPPT算法对含光伏发电系统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HTML
-
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基本的能量转换单元,图3所示是光伏电池的基本模型[14],可知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为I=Iph-Id-Ish,见式(1)—(3)。
((1)) ((2)) ((3)) 式中:S—实际光照强度;Sref—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T—光伏电池工作的绝对温度值(K);Tref—标准条件下电池工作的绝对温度(K);CT—温度系数(A/K);Iph,ref—标准条件下的光生电流值;q—电荷常量(l.602×10-19 C);A—二极管特性拟合系数;K—波兹曼常数(1.38×10-23J/K)。
通常取Sref=1000 W/m2及Tref = 298 K为标准测试条件。Ios为光伏电池反向饱和电流,满足式(4):
((4)) 式中:Is,ref—标准条件下的二极管饱和电流;Eg—禁带宽度(eV),与光伏电池材料有关。
-
由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可见,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主要由光生电流Iph、二极管的饱和电流Id以及漏电流Ish组成,而Ish一般较小,当输出电压U不大时,可认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主要由光生电流Iph决定。因此,假设P′按式(5)计算,可将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近似折算至标准光照强度下功率。
((5)) 式中:P′—折算后的功率;P—光伏阵列的实际输出功率;VPV、IPV—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图4所示是折算后的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电压曲线。比较图2和图4可见,功率折算可显著降低光照强度对P-V曲线的影响。因此,采用折算后的P-V曲线作为扰动算法的判断依据,可降低由光照强度变化对判断结果产生的影响,缩小不同光照强度下扰动步长α·|dP/dV|的变化范围,提高算法和适应性和准确性,可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