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目前城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2%~24%[1],而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65%左右[2],可见传统空调用电在建筑能耗用电中占较大比重。因此,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太阳能是一种储量丰富、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应用于空调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方式[3]。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空调具有系统简单、噪音小、不使用制冷剂等优点[4],有学者对此做过一些基础研究[5-8],但对系统如何更高效利用太阳能则鲜有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太阳能冷热联产系统。
HTML
-
本系统制冷原理是:蓄电池给半导体片供直流电,半导体制冷片由于帕尔贴效应[10]产生冷端、热端,通过强化冷热面的传热,半导体片就会像热泵一样,吸收房间的热量,从热端散出,从而降低房间温度。由于单个制冷片制冷量有限,一般采用多片组成热电堆;同时由于半导体片工作时单位面积制冷量较大,所以需要合理设计冷热端的换热,以提高制冷性能系数。
-
制冷的优化分两大方面,一是通过优化冷热面传热提高性能系数,二是采用分布式制冷。
-
热端的传热有风冷、水冷、热管冷却等方式。其中风冷效果差,会导致制冷性能系数降低;而热管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范围应用;水冷换热效果好,性能系数较高,且自来水获取方便,通过合理设计后,既可以实现热端冷却,加热后的水又能作为生活用温水。冷端面的传热采用空气强迫对流。本文对尺寸为50 cm×50 cm×40 cm的制冷空间温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边界条件为:两个冷风口(代替2个半导体制冷片冷面),风速0.05 m/s,冷风温度为10℃;除了朝阳墙为30℃外,其余墙为28℃;考虑了浮升力,密度随温度变化;采用K-ε湍流模型[11]。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上部深色区域代表最低温10℃,中间浅色区域代表最高温30℃,绿色区域在22℃左右。由图3可见,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面,经过空气强迫对流后产生冷风,房间温度得到降低且温度分布较为均匀。
-
分区冷却是指利用半导体制冷方式的灵活性,实现房间不同区域的按需制冷。人员活动密集区域可以多放置制冷片,其他空闲区域可以少放置制冷片。同时,半导体制冷方式具有无机械运动、不使用制冷剂、低噪等特性,将大大改善居住环境。
-
假设制冷的房间尺寸为4 m×4 m×3 m,其中高为3 m,设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房间从原来的温度t0=28℃降低至稳态t∞=26℃,对处于稳态条件下单个房间进行热力计算。
1)外界向房间的传热量
假设房间散热面主要是4个侧面(尺寸为3 m×4 m),墙壁温恒定,设室内3个侧面墙壁温tw1=28℃,1个向阳面墙壁温tw2=30℃。考虑室内空气流动速度较小,冷空气自上而下流动,则室内气体与墙壁的换热可以看做无限大空间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计算。对室内侧墙壁,由经验公式得努赛尔数和内墙壁面对流换热系数[12],
((1)) ((2)) 所以,房间内墙壁与室内空气换热量为:
((3)) 采用类似计算,可以得到向阳墙壁向室内传递热量为:
((4)) 墙壁向房间内空气传递的总热量为:
((5)) 2)制冷片冷端制冷量的计算
制冷片冷端面与散热器连接,散热器尺寸如下,两个制冷片共用一个散热器,翅片厚度为2 mm,长度为90 mm,高度为40 mm,间距为8 mm,基底尺寸为140 mm × 90 mm,以两个制冷片为一个制冷单元,散热器下方布置一个功率为7.2 W(40 mm × 40 mm)的风扇,将热空气吸入冲击到散热器底部(基底面积为A1,侧面面积为A2),被冷却了的空气从侧面流出,流向制冷空间。
由图4可看出,空气通过风扇后经过两翅片间,对两翅片间的底面可以近似为射流冲击换热。
((6)) 根据射流冲击换热经验公式[11]:
((7)) 进而求得空气与翅片基部射流冲击换热系数为:
((8)) 单个制冷单元射流冲击换热量
((9)) 空气在翅片两侧流动时,可看作横掠平板换热,
根据经验公式[11],得到翅片侧面换热系数:
((10)) 单个制冷单元横掠换热功率
((11)) 计算得单个制冷单元制冷功
((12)) 墙壁向房间传递的热量Φ=200 W,房间空气传热过程达到稳态时,设房间需要n个制冷单元(2 n片制冷片),n=Φ/q冷≈2,考虑制冷余量的需要,则系统需要5个制冷单元(共10片制冷片)。系统总制冷功率
((13)) 3)COP计算
制冷系统由5个制冷单元(10片制冷片),单个制冷单元工作电压12 V,工作电流6 A,每个单元使用一个风扇,风扇功率7.2 W,整个系统配备一个水泵,泵的功率15 W,根据COP定义[13],可以计算得到COP为0.7。
2.1 制冷原理
2.2 制冷系统的优化措施
2.2.1 冷热面的传热优化
2.2.2 分区冷却
2.3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
本系统将被加热的冷却水用作生活热水,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从系统模型的布局可以看出,冷却水箱通过自来水的补充存储一定量的冷却水,水泵抽取冷水箱的冷却水,通过流量调节阀,依次流经半导体的热端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吸走热量,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流往热水箱。至此冷却水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用户可以从热水箱中取出生活热水。在热水箱底部设有温控调节阀,当热水箱中的水温度低于某设定值时,阀门打开,热水箱中的冷却水流往冷水箱继续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果热水箱的水温度高于设定值,阀门关闭,热水箱的水作为生活热水使用。
-
系统水泵提供的冷却水流量Q=0.407 kg/s,实验测得制冷片热面的散热功率约q散1=1 312 W,根据q散1=CpQ△t1,得到冷却水温升△t1:
((14)) 要为4 m×4 m×3 m的房间制冷,蓄电池需要为系统提供的电量约为772 W。为保证蓄电池电量充裕,选择8块太阳能电池板(单片尺寸约为1.58 m×0.808 m)。太阳能电池板电能转换效率约为η=15%[14],其中工作过程中有ζ=5%太阳能被反射,其余被吸收。某型号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在北京,安装尺寸示意图如5所示:
北京平均总太阳能辐射约q辐射=500 W/m2[15],则太阳能电池板背面散热量为:
((15)) 考虑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散热量不能完全被冷却水吸收,冷却水只吸收60%的热量,则冷却水经过太阳能电池板背面后的温升为:
((16)) 则冷却水经过一个工作循环后温升:
((17)) 由上面计算得,一个工作循环(冷却水冷却一次制冷片热端面,冷却一次太阳能电池板背面)温升2.2℃,由冷却水流量Q=0.407 kg/s和管径,算得水速v=0.113m/s,设一个工作循环管程L=20 m,则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间t=20/0.113=178 s,假设水温升高15 ℃后不再循环使用,则冷却水循环的次数n=15/2.2≈7,则冷却水的循环周期τ=7×178/60≈20 min。系统供热效率定义为冷却水吸收的热量占投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总辐射能之比
((18)) 代入相关数值,可求得η热≈73.5%,可见本系统中的废热大部分得到回收利用。